走過近250多座城市的旅人兼作家陳浪,於今年9月出版了他的第叁號作品《哪裡,是我的流浪》。從大學生走到背包客,從背包客走到旅人,這次的作品作為陸途三部曲的終章,陳浪帶著更深沈的個人情感與更成熟的心態出發,在旅途中換回了更多更深刻的體悟,並透過文字,將他流浪的故事帶給讀者。KLOOK編輯本次便邀請到陳浪來跟大家分享經歷六年背包客生涯的一些故事與想法。
▍背包客與一般旅行的差異
當編輯在訪問的開頭,就請陳浪為背包客下定義,他沒有太多的思考就回答:「一般人會覺得背包客就是比較省錢、窮遊的旅行方式,但我自己覺得背包客是一種心態:不用特意刻苦,但必須要能坦然地、淡定地面對旅途中遭遇的一切。」
一般人的旅遊通常是「享樂」、「放鬆」,但陳浪的旅程更像是在旅途中體驗當地生活,或者說他自己就是在路途中「生活」著。他走入城市中的街巷,探訪蘊藏文化資訊的博物館、踏足承載城市歷史的跡景、體驗壯闊亦或幽微的自然風光,他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深入與當地人們對話,甚至也與一個日本家庭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家人」。他一路走過的旅途就像是在走著各地的人生百態,不必刻意節省花費,而是用真摯的心去和每一座城市交朋友。
陳浪說,一開始因為學生時期的旅行,確實還是比較拮据、比較接近窮遊,在幾次的旅途中漸漸發展出了這樣自己認定的、喜歡的旅行方式,他相信他未來也會繼續這麼走著。
用真摯的心去和每一座城市交朋友。| 圖片: 陳浪提供
▍陳浪的背包開箱
身為背包客,陳浪說他出國確實不會拉行李箱,大部分都是背一個背包,頂多背到兩個。
請陳浪分享他的背包裡通常會放哪些東西,他邊想邊一一唸著:「衣物、相機、電腦、會帶防曬但不會用,髮蠟也是一定會帶的。還有保佑交通安全的護身符,以及媽媽在廟宇求來的平安符。」
當編輯以為已經告一段落時,陳浪接著補充說:「我還會在旅行時帶上一本書。」
對於許多人來說,出國旅行東西能少帶就少帶,書籍更絕對不是會被放入行李的選項,於是編輯問陳浪為什麼還要帶書?陳浪一臉平常地說:「在旅行中看著別人關於旅行的文字,你會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走著,也就覺得眼前的路不是那麼辛苦。」陳浪說他通常是閱讀旅遊文學,不一定是介紹當地的,但一定是跟旅行有關的作品。通常閱讀的時間是在移動的過程中、等待時或睡覺前。
最後他補充一句:「旅行時的閱讀讓我更能夠從中得到力量,讓我更能堅定地走下去。」
旅行時的閱讀讓我更能夠從中得到力量,讓我更能堅定地走下去。| 圖片: 陳浪提供
▍如何安排行程?
「一開始安排得比較隨性,直到後來有過露宿街頭的經驗,從此都會至少先安排好住宿。」陳浪說他通常會透過Lonely Planet探索想去的地點,但並不會決定怎麼去、什麼時候去。住宿方面則多是選擇青年旅館,而他也會和青年旅館的櫃檯人員聊天,並詢問他們對於接下來行程的一些建議,他們常常會有很棒的在地景點資訊以及推薦的交通路線。
美食也是許多人出國遊玩的重點,但陳浪說他對吃的東西並不要求,出發前並不會刻意找餐廳,路邊看到想試試看的餐廳就會走進去。許多人旅行時會打開Google搜尋餐廳評論,而陳浪並不太在意那些網路評價,他說:「不論那些餐廳是得到了幾顆星,重要的是:你自己吃過了嗎?」
除了特別去嘗試當地的特色料理外,他也盡量在旅程中多吃不同類型的菜色,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項考量:「我比較會在意這家餐廳適不適合一個人用餐。」因為通常是一個人用餐,所以合菜、鍋物等類型的餐廳就比較不適合。陳浪這麼說著的時候也自嘲:「好像聽起來有點可憐?」
但對食物太隨性,有時候也會有「意外驚喜」。例如有次在青森的路邊看到「さしみ」的招牌,以為是一般的生魚片,但最後端上來才發現不太對勁,一問之下原來是「生馬肉」。陳浪說,如果一開始知道是生馬肉的話,就不會進去吃了,但也是因為這樣的意外,讓他在吃的方面有了出乎意料的體驗與突破,他也並不會感到排斥。
一個人吃飯旅行,並擁抱旅途中的每一次意外驚喜。|圖片: 陳浪提供
▍行走時的思考
編輯在閱讀陳浪作品時,看到他提及過許多次十幾公里以上的步行路途,那時就對於陳浪在行走時的思考感到好奇,因此也特別問他這個問題。陳浪回答,他在行走時最常思考的是:「我在幹嘛、我為什麼要來這裡?」尤其是當所到之處並不如他的預期,或者是過程太過於曲折時,他就會這麽樣地對自己問著,「但永遠沒有答案,常常想到一個,又立刻打臉自己。」
除了思考這個太過深沈的問題以外,身為一名旅遊文學作家,他也會在旅途中一邊思考著如何把眼前看見的、心裡感受到的記錄下來。然而有時候也會不知道該如何描述當時的經驗與感動,這時他並不會強求:「寫在書裡的不一定是旅途中最喜歡的部分,我把那些篇章留給自己。」
關於書寫旅行,他也補充說,以前的他會寫:「我不喜歡這個城市。」這種評論,但現在的自己不會把話說得這麼滿。在這麼多年的旅途之中,他瞭解到,僅有一次的經驗太過於片面,現在的他看事情會更圓滑、思考得更全面,也因此不會妄加評論別人生活著的城市,更多的是親自去感受城市生活的種種。他這麼形容那樣的體會:「我們常習慣走在城市的上面,而現在的我則會走進城市的裡面。」
寫在書裡的不一定是旅途中最喜歡的部分,我把那些篇章留給自己。|圖片: 陳浪提供
▍陳浪推薦私房景點
陳浪踏訪了這麼多的景點,編輯不免俗地請他為大家推薦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
「北海道知床半島的乙女之淚。」回答時,他的表情就像是重新回到了那個地方,眼神閃閃發光。
他立刻拿出手機,打開在乙女之淚拍的照片,一邊介紹著。乙女之淚是知床連峰融化的雪水,從近百米的懸崖岩縫中流洩至鄂霍次克海,就像是少女的眼淚流過臉龐,他說:「知床半島遺世獨立,這裡很少人的打擾,走著走著還會見到野生的鹿群。」而就如同他在之前所說的,並不一定會把旅途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寫在書裡,關於乙女之淚,他也未在這次書中的北海道篇章提及。
北海道知床岬的乙女之淚,是陳浪推薦給讀者們的私藏景點。|圖片: 陳浪提供
▍在旅途中,明確感受到自己成長了的時刻
旅行中,偶爾會有一些畫面、人物,或者是經歷,讓人感覺到自己「不一樣了」。這也是旅行令人著迷的地方:多走過世界的一處角落,我們就多將那些旅途中的感受,內化成一部分的自我。編輯也請陳浪分享了他在旅途中,明確感受到自己成長了的時刻。
有一次是當他在敦煌時,看到民宿老闆娘在牆壁上寫的一段文字:「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麼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看見這句話的他,感受到內心激動了起來。或許是因為突然被如此深刻地闡述了內心的狀態,有人用這麼簡短卻有力的字句告訴他:你的困惑我們都曾經歷過,你不必迷惘、不用慌張,那就是我們選擇的模樣。
陳浪也分享了另一段成長時刻,是他從中國東岸出發,踏上古絲綢之路,穿越了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抵達哈薩克國境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情。雖然不像以前的人一樣艱辛,但他確確實實地穿行在千年以來,眾多人物、文化、思想交流的偉大軌跡之上;而踏行歷史的同時,做為現在這個時間點下的他,也是個將海洋的故事,帶到了大陸中央的旅人。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麼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談新書《哪裡,是我的流浪》
陳浪的陸途系列寫了六年,化作三本文字紀錄。第一本書《沒有終點的陸途》從南京出發,三部曲的終章,他也選擇回到了南京,這一切的起點。
陳浪說,即使在大學時期出了關於旅行的書,但他也並不知道自己會繼續走下去。大學畢業後,他曾經順著社會的期望走著,到了電視台當一般的上班族。然而工作一陣子後,身體裡流浪的基因躁動著,他感受到自己並不屬於辦公室,他更應該走在路途上。就如陳浪在書中提及的:「你有在路上的信仰,那麼你所追尋,就會在路上。」
新書中寫道,當他回到南京時,彷彿能夠看見當年那個初到南京,稚嫩青澀的自己。「他應該是看不見我的,畢竟他不會知道數年後的自己還走在路上。」陳浪面對一些人質疑與一般社會期許的方向,書外的他,其實跟所有人一樣迷惘。但他最終選擇了直面那些不安與未知,憑著勇氣與毅力,讓他成為現在的陳浪,將他流浪的故事,帶給每個在自己心裡問著《哪裡,是我的流浪》的人們。
三部曲的終章,他也選擇回到了南京,這一切的起點。
▍新書講座資訊
接下來陳浪也將在各地舉辦新書講座,來和大家介紹更多這本作品的緣起、內容和未收錄在書中的故事。
報名方式及場次資訊如下:
1️⃣台南場
時間:10/27(日)1400-1600
地點:好日光景(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84號3樓)
報名方式:陳浪IG私訊報名
2️⃣台北場
時間:10/28(一)1900-2100
地點:雅痞書店(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樓)
報名方式:請上雅痞書店官網報名
3️⃣新竹場
時間:11/23(六)1400-1600
地點:Stars美學館(新竹市東區民權路120號3樓)
報名方式:請上旅讀中國官網報名
4️⃣台東場
時間:11/30(六)1400-1600
地點:MATA家屋(台東市中山路10號)
報名方式:請上旅讀中國官網報名
5️⃣花蓮場
時間:12/1(日)1400-1600
地點:F Hotel站前館3樓吉祥廳(花蓮市國盛二街203之1號)
報名方式:請上旅讀中國官網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