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美術館將攜手藝術家草間彌生,於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5月4日開設「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一展,聚焦於草間彌生1951年至2005年間的創作,展出70件精選作品。展覽分為四大主題,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為脈絡,帶領觀眾深入其豐富的藝術歷程與心靈世界。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 展期:2024/12/21-2025/5/4
-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 展覽地址: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 134 號
-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場及售票)/每週一、除夕及初一休館
- 詳情:北師美術館官方網站
草間彌生展覽|藝術家簡介
現年96歲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日本當代藝術家,以其強烈的視覺風格和前衛的創作而聞名全球,是當代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創作者之一。
192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從小便顯現出對藝術的熱情與才華。作品通常探索精神狀態、自我意識和宇宙間的關係,熱衷於使用重複性的圓點、網狀圖案和大膽的色彩,如今「南瓜」和「圓點」已成為她的代表象徵。此外,草間彌生的創作橫跨繪畫、雕塑、行為展演、大型裝置等多種媒材,突破傳統框架,以大膽色彩和創新題材在歐美前衛藝術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
草間彌生展覽|草間彌生與台灣的不解之緣
草間彌生與台灣的藝術連結始於1998年臺北雙年展,她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創作了標誌性的巨型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七顆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點綴中庭,象徵她對公共空間的顛覆性探索,並引起廣泛關注。
此次展覽是北師美術館與草間彌生工作室合作的結晶,展出作品來自W Collection獨特的收藏視角,並重製當年經典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致敬她與台灣的深厚緣分。同時,本展也將展示草間彌生鮮少曝光的偶發展演紀錄與服裝展件,讓觀眾得以全面欣賞草間彌生的創作實踐與革新精神。
草間彌生展覽|四大展區
草間的綻放
多件碩大有機形體橫亙於挑高展間,觀展者仿佛置身於草間彌生的藝術世界,沉浸在無盡重複的圓點之間。《圓點的強迫妄想》等大型裝置、軟雕塑及標誌性畫作展現了她1985年後的創作轉變。此時期的作品揮別70年代的陰鬱,展現出明亮、充滿生機的一面,進一步奠定她在全球藝術界的地位。
圓點・原點
「圓點・原點」展區展示草間彌生早期的創作,回溯她從日本畫訓練到形成個人風格的過程。這些作品呈現了她年少時對自然、家庭及社會的細膩觀察,並內化為圓點、網狀圖案等獨特的視覺語彙,也為她日後標誌性的圓點風格奠定了基礎。
草間的蟄伏
這個展區紀錄了草間彌生旅美時期和1973年返日後的作品,反映她當時面對的內心掙扎和創作低潮。展出的粉彩、墨彩及拼貼作品蘊含了她對身心混沌時期的恐懼和焦慮,揭示了她在返日後對自我和社會的複雜情緒,是其創作生涯中重要的心理記錄。
Love Forever
地下室的「Love Forever」展區聚焦草間彌生在1960年代中期後的偶發行動及展演作品,將反戰、性、身體與愛的主題帶入她的創作實驗之中。展區中的四部影像紀錄作品如《花縱慾》等,與大型裝置《驅迫意象》交織,更展出早期珍貴服裝作品讓觀眾一窺她的前衛表演,並進一步揭示其創作在社會批判與人性關懷上的多面性。
草間彌生展覽|亮點介紹
此次展覽將呈現多件草間彌生的經典作品與台灣觀眾未曾見過的珍貴創作,展示她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與大膽的創意表達。除了知名的《花》與《南瓜》繪畫作品外,展覽還將展示她1953年的早期自畫像《自畫像》,該作品使用粉彩與墨水,將自身比擬成植物,描繪出在孤獨與自我探索中的心境。
另有實驗性十足的《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1999),透過圓點遍佈的場景,草間彌生試圖模糊自我與外界的界線。展覽同時展出大型裝置《幻影的彼方》(1999)以及極具挑戰性的《性的強迫妄想》(1997),前者以巨大的圓點佈滿空間以及人像,後者則運用充滿陽具形狀的軟雕塑裝飾高跟鞋。
此外,草間於1960年代在紐約策畫「乍現」行為演出時設計的《無題(彩繪上衣)》原件也將亮相,帶領觀眾一窺她跨越多媒材的豐富創作與藝術實踐。
🔎延伸閱讀: